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4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49节 (第1/6页)

    ??珍卿也跟昱衡表哥侧面提了提,问他将来愿不愿到外面走一走,昱衡表哥设想离家的情景,就马上战栗着说他不愿意。这里是他钓游于斯最最熟悉的故乡,是他永远感到安全的成长栖居地,去到别处他什么也不熟悉,他还能活得下去吗?跟姑奶奶试探着提了数次,也是无果。

    ??无能为力的感觉又漫上心头,她还是无法强行绑架任何人南下,就算强行绑架这些人南下了,她也不敢打包票能担负所有人的生活。

    ??歇宿杨家湾的第二个晚上,珍卿做了一个冗长纷乱的梦。她梦见鲁州省主席沈向华将军死了,禹州清廉守正但无所作为的省主席也死了。韩领袖派下两名精干的中央大员来主持两省。

    ??作风强硬、行事果决的禹州新省主席,一到任就下行政命令取缔一切苛捐杂税,还下令裁撤政府机关的冗员浮员,到处鼓吹改革以救民生,厉兵秣马以击外寇。却不知此阖省文武恨他断了大家财路,下面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变乱。得不到军饷的丘八一部分闹了哗变,对百姓烧杀抢掠然后跑到深山做土匪,一部分乱兵围攻新省主席正巡视的某县,在行营把那新省主席活活打成筛子。韩领袖再派得力干将来也不济事,上上下下苛捐杂税更乱收一气,机关中的尸位素餐者也更多了,不过新省主席碍于前车之鉴已然不敢管,禹州只好从乱跌向更加乱。

    ??而鲁州的沈向华将军身故后,他属下为了争权夺利混战起来,韩领袖派去的新省主席到任后,见沈将军旧部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,为了争夺名位、寻报私仇人脑子打出狗子,搅得整个鲁州兵荒马乱、民不聊生,竟然还有败军之将在走投无路之后,跑去投降对鲁州虎视眈眈的东洋人。鲁州这新省主席哪一方也弹服不了,成了一个命令出不了府的空壳子,再是领袖钦命的也不管用。

    ??珍卿这梦境演绎出这等离奇时局,忽然梦中时空变换又回到东汉末年。王司徒以貂蝉的美人计除掉董卓,然而并未迎来君臣复位、天下太平的局面,董卓余部一如既往地为祸长安、侵害百姓,汉家天子依然没有回复人君之相。

    ??梦醒之后珍卿颇觉疲惫不堪,梦境其实也是自我的意识。她知道任何人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,社会环境黑暗动荡,培养出的权臣大多贪利忘义、反复无常,就像董卓死了汉家天下并没有太平,而今就算给公民党换个领袖,给禹州、鲁州换个省主席,却不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和国民改造,治标不治本的功夫,通通都是无济于事的。

    ??强行叫人离开相对危险的北方,到南方能保证让人家过上人过的日子吗?大家会感念她的一番良苦用心吗?珍卿想到“福兮祸所伏,祸兮福所倚”,觉得自己以为的保全未必是真正的保全,所以她打算不强求什么了。

    ??没有在杜家庄和杨家湾耽误太久,珍卿夫妇想着回去时可以转道冀州、晋州、燕州,看看二省奖学金资格的审查情况,并顺便拜见二省的亲友长辈等。

    ??珍卿夫妇离开杨家湾回到睢县,在县城中跟文化界人士座谈了两日,又有跟他们有关的奇事文章出来,不必细谈。准备离开禹州再访李师父之前,珍卿在启明学校的操场进行了晚间演讲,她对着满眼热忱和期许的孩子们说:

    ??“孩子们,今天不止一个人问起我,为何要将演讲放在夜晚?我想说,我们的国家仿佛处在这般黑夜,我们每个祖国母亲的孩子,无论贫富贵贱、悲喜顺逆,都在一条似乎无尽黑暗的隧道中行走着,用我们祖先赐予我们的黑色眼睛,寻找这隧道中任何角落的微芒。

    ??“我要说,知识是黑暗中的微芒,文化是黑暗中的微芒,信念和决心也是黑暗中的微芒。而一个承载着知识与文化、拥有信念和决心的人,就并非是一点寻常的微芒了。而一群承载着知识文化、拥有信念决心,让民族文化存续、血脉延续的人,譬如是成千上万紧紧联合起来的一盏盏煤油灯,一日日地努力托起笼罩四野的无边黑幕,黑暗中一点一点的灯火连成线会成片,忽然有一日,就变成了地平线上太阳光的巨亮……

    ??“那么我们开门见山地说,如何造就一个自有光芒的人?或者说,如何自我造就成自有光芒的人?苏东坡言‘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材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意志’。

    ??“而我认为立大事者须有三点,一曰天赋,二曰努力,三曰机会。天赋对我们每个人意义几何?它对人材的造就起决定性作用吗?古往今来,由中而外,有多少幼时天赋超群而大时了了者,又有几多资质庸常而有所成就者?……有天赋机遇却不努力上进,以致余生碌碌终成大憾的人,何其多也。而从国语课的美国盲女海伦·凯勒的事,可见努力对于人生成就的决定性……

    ??“而在今时今日,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,凡能立于此地听我讲演者,多数是天赋、努力与机遇并得者。然而欲使人生有更大的造就,天赋之事或难强求,但我们尚能依靠自身之努力,以期天道赐予勤道者之机遇……我请同学们务必珍惜眼前的光阴,为我们面临战争威胁的国家学习,为我们濒临断绝的民族文脉而学习,也为个人的生存温饱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